首页 控制设备 设备和人员保密控制,设备和人员保密控制措施

设备和人员保密控制,设备和人员保密控制措施

设备制造网 控制设备 2025-01-21 19:15:04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设备和人员保密控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设备和人员保密控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涉密自动化办公设备保密检查规定?

关于涉密自动化办公设备保密检查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和人员保密控制,设备和人员保密控制措施

设备管理:涉密自动化办公设备应由专人管理,设备应放置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中,并定期进行安全保密检查。

设备使用:涉密自动化办公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经过严格审查,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在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密码管理、权限控制等措施,防止信息泄露。

设备维修:涉密自动化办公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由专人进行维修,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维修过程应详细记录,维修后的设备应重新进行安全保密检查。

存储管理:涉密自动化办公设备存储的信息应进行加密处理,并采取相应的备份、恢复等措施,防止信息丢失或损坏。存储设备的使用应严格限制,非授权人员不得接触。

设备废弃:涉密自动化办公设备废弃时,应进行彻底的清理和销毁,确保信息不被泄露。废弃设备的处理应由专人负责,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

以上是涉密自动化办公设备保密检查规定的一些常见内容,具体规定可能因地区、行业、保密级别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保密检查规定,并严格执行。

对于涉密计算机有哪些保密措施?

(1)涉密信息的定密制度和管理制度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和有关法规。

(2)应当符合《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

(3)涉密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国际联网,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4)物理安全。

通过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等措施,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设施、媒体和信息,使之不因自然灾害、环境事故以及人为物理操作失误或错误,不因各种以物理手段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造成破坏、丢失。

(5)运行安全。

通过备份与恢复、病毒检测与消除、电磁兼容等措施,保证系统能持续运行。

(6)信息安全保密。

通过物理隔离、身份鉴别、访问控制、传输加密、存储加密、完整性校验、防电磁泄漏发射、审计跟踪、安全保密性能检测等措施以及相应管理,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以及行为的不可否认性,防止不良信息渗透传播。

手机使用保密管理规定?

手机使用的保密管理,坚持突出重点,综合防范的原则,做到严格管理与方便使用相结合,健全制度与加强自律相结合,积极预防与依法查处相结合。

党政机关应建立手机使用保密管理制度,对涉密人员进行教育,使其了解手机使用泄密隐患,增强手机使用保密意识,掌握手机使用保密常识。

涉密人员使用手机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自觉履行保密义务,严禁在使用手机时谈论国家秘密事项,严禁发送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信息。

不得将手机带入召开涉及国家秘密会议的场所,因特殊原因带入会场的手机应取出电池,大型涉密会议应使用保密会议移动通信干扰器。

不得将手机带入谈论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场所,因特殊原因带入的手机应取出电池或采取屏蔽措施。

手机使用保密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手机使用的保密管理,确保国家秘密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不得在手机通话中涉及国家秘密事项,不得发送涉及国家秘密事项的信息。涉密、涉外会议和活动的组织单位应对手机使用保密管理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完善设施。

第三条 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使用的手机应符合保密要求。禁止接受馈赠的手机,核心涉密人员、重要涉密人员使用的手机应经过必要的安全检查。

第四条 核心涉密场所禁止带入手机,重要涉密场所禁止使用手机,一般涉密场所限制使用手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设备和人员保密控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设备和人员保密控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