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设备的获取风险控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设备的获取风险控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设备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包括哪几个?
(1)公司重大安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依托公司安委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公司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2)公司编制、建立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的重大风险管控信息台账 (清单);
(3)公司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岗位、作业活动、重大危险源等,制定规章制度,施行安全许可制,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指导书等,规范重大安全风险安全管理,根据生产工艺、设备、设计等环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4)公司对重大安全风险的监测监控设施,加强检验检测和检查,确保其有效性;
(5)公司对重大安全风险的工艺设置警报和警示信号,逐步实现自动连锁控制,在有较大及以上等级风险的生产经营场所显著位置、关键部位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应当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标识,设立包括疏散路线、危险介质、危害表现和应急措施等内容的公示牌 (板)。
(6)各级对重大安全风险负有管理职责的部门及责任人,应制定重大安全风险检查表,结合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技术操作规程、设备检修和维护规程的具体要求,对安全检查表中的检查项目,逐项制定安全检查标准,同时规定检查的方式和频次、临时处置措施。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按照公司排查治理制度进行整改。
风险分级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五个个方面。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风险分级管控中主要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内容?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我省对风险分为蓝色风险、黄色风险、橙色风险和红色风险四个等级(红色最高)。
风险分级管控中主要控制措施包括
措施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是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并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
风险分级管控流程两大步?
风险分级管控的四个级别:
1,蓝色风险。包括5级风险和4级风险。这个级别稍有风险,需要注意,可以接受或可容许。
2,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风险,需要控制和整改。
3,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控制和管理。
4,红色风险,1级风险,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
1.确定风险点,风险点的确定应属于风险识别的前提,特别针对生产企业,首先识别出有哪些安全风险点。一般按照两种方法或原则划分。一是设施、部位、场所、区域,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如储存罐区、装卸站台、生产装置、作业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二是操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示例: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特殊作业活动。大部分影视两者相结合,既要按照设施,还有辨识作业活动。
2.风险辨识,按照第一步排查出的风险点,对其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应覆盖全部风险点中的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并考虑不同状态,不同环境带来的影响。在执行风险辨识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任何潜在的风险都必须纳入考虑, 除了辨识出危害类型外, 也必须将危害的原因清楚描述, 如此方能找出真正危害所在。风险未明确辨识前, 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就无法有效的执行, 唯有找出真正的危害因素, 才能彻底控制风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设备的获取风险控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设备的获取风险控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